[重視嘆氣,減緩壓力]
嘆氣比放屁來得緊要許多。
人要時常處在輕鬆的狀態,相當困難。
試問,有沒有下一個行程?要不要接孩子放學?晚上要不要煮飯?明天要不要上班?光只是過個馬路就只有幾秒鐘的時間,騎機車在路上穿梭,也夠令人心驚膽跳了。
人就像是一個壓力鍋,當壓力過大就容易頭疼、耳鳴,頭疼就是內壓大,蒸汽無處洩出,頭部發脹發熱,痛感直衝腦門,壓力大到一定的程度,還會發出「嗶」聲作響,就是耳鳴了。
這時候,怎麼辦?其實,就是深深的嘆氣即可。
一開始,內外的壓力差太大,還真的很難吐氣,不妨先輕輕的發出「嘶」的聲音,微微的釋放掉一部分的壓力,過一陣子,當壓力差小到人體的可承受時,就可以發出「呵」或「哈」的吐氣聲了。
就像是鍋子變成氣密的時候就會掀不開,因此,要從鍋的邊緣輕輕撬開一點小縫隙,漏一點氣才能掀開。
當一個人憋著一口氣在體內,要嘛從上走,要嘛就從下走,如果不嘆氣,就只能迂迴的經過胃腸了,所以時常生悶氣一定會把自己搞得腸胃糾結,這是非常不健康的習慣。
有心事,不要憋著,有話,要講開來。
心煩就嘆嘆氣,去跑一跑釋放掉,再回來好好睡一覺。